DB11∕T 2314-2024 石刻文物拓印规范(北京市)
ID: |
C2ACB41A6CFB4A67A31D65CBAA49192B |
文件大小(MB): |
0.23 |
页数: |
1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37.100,CCS A 17 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2314—2024,石刻文物拓印规范,Specification for rubbing of stone carving relics,2024 - 09 - 23发布 2025 - 01 - 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1/T 2314—2024,I,目 次,前 言II,引 言 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通则.2,5 拓印流程 2,6 拓印准备 4,7 拓印操作 6,8 拓印成果 9,附 录 A (规范性) 石刻文物拓印影响评估 .10,附 录 B (规范性) 石刻文物的石材对拓印材料的要求表 .11,附 录 C (资料性) 石刻文物拓印准确度评价方法 .12,附 录 D (资料性) 石刻文物拓片评价表 13,参 考 文 献 .14,DB11/T 2314—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房山区文物保护所、北京市大兴区,文物管理所、北京市丰台区文物管理所、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文物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嘉兵、石奕、李迪、贾瑞宏、赵术强、史迪威、谢欣、王胜男、金超、麻莉,莉、陆天婵、张灿峰、陶原、李强、侯文学、刘介群、李伟、钱威、于翔、魏淑亚,DB11/T 2314—2024,III,引 言,拓印是我国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一种摹印技艺,其工艺、材料和使用方法,在保存金石文献、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华之一。虽然现在以摄影为代表,的影印技术、以三维扫描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但传统拓印的拓片,以虚实的关系、凹凸的,立体感、颜色的强烈对比,所显现的生动细腻、厚重古朴,是其他表达形式所不能媲美的。拓印的拓片,还是书法艺术等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的文献类型,是我国独有的文献类型,从古到今,石刻拓印在各类拓印中占据了绝大多数。本文件旨在通过对石刻文物拓印的流程、工具、,材料、操作、成果等进行规范,减轻拓印对石刻文物的负面影响,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留下更多更,好的拓片,实现石刻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统一,使拓印技艺在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DB11/T 2314—2024,1,石刻文物拓印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石刻文物拓印的通则、拓印流程、拓印准备、拓印操作和拓印成果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石刻文物的平面拓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21712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GB/T 30688 馆藏砖石文物病害与图示,GB/T 34851 文房四宝 墨汁,WW/T 0062 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 石质文物,WW/T 0063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规范,WW/T 0007 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石刻文物 stone carving cultural relics,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刻有文字、纹饰的石材制品或摩崖石壁,3.2,拓印 rubbing,在石刻表面覆盖纸张并使两者紧密贴合后,以扑打、擦抹方式通过墨料将物体表面凹凸痕迹呈现到,纸张上的技法,3.3,平面拓印 plane rubbing,在石刻表面覆盖纸张并使两者紧密贴合后,以扑打、擦抹方式通过墨料将物体表面凹凸痕迹无透视、,等比例呈现到纸张上的拓印技法,DB11/T 2314—2024,2,3.4,拓片 rubbing,利用拓印技法将石刻上的文字、纹饰拓印到纸张上形成的墨本,3.5,字口 contour and depth of carving,石刻文物上文字、纹饰的刻痕轮廓和深浅,3.6,上纸 stick the paper,将拓印纸覆盖于拓印石刻表面并使两者紧密贴合的技法,3.7,上墨 inking up,用拓包或擦子将墨均匀地扑打或擦抹在拓印纸上,使文字、纹饰逐渐地显现出来的技法,3.8,行包 beat with dabber in different locations,按一定的规则用拓包或擦子在拓印纸上扑打或擦抹着墨的技法,3.9,洇墨 ink arbitrary diffusion,在拓印纸受墨处墨汁向四周扩散或沾染,导致文字、纹饰边缘呈羽状晕开的现象,4 通则,4.1 石刻文物拓印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的原则,4.2 石刻文物拓印应确保文物安全,不应对文物产生不良影响,4.3 在石刻文物拓印前,应评估拓印对文物的影响,根据评估结论确定是否进行拓印,4.4 在石刻文物拓印过程中,如果出现继续拓印可能使石刻文物受损的情况,应立即终止拓印,4.5 户外的石刻文物拓印不应在可产生冻融现象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同时应避开雨雪、高温、高湿、,寒冷、大风等天气,5 拓印流程,5.1 工作流程,石刻文物拓印工作流……
……